未来中国车载智能语音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1、智能驾驶下智能语音交互应用沉浸增强。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以及智能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变为集成各种信息源的载体。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车联网应用的大范围普及促进了语音交互准确率、响应速度、便利性的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消费者对车载智能语音的接受度也逐步上升,无论是对智能汽车的前装智能交互系统,还是对传统汽车的后装智能交互系统,消费者都在逐步适应和接受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声音交互方式。
毫无疑问,智能驾驶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而智能语音交互将会成为人车交互场景中最主要的一环,用户可通过智能语音系统实现娱乐、辅助驾驶、获取信息和解决方案等多种功能。
伴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量的逐步提高,汽车中的智能操作系统也随之升级,语音交互将更加丰富。根据HIS Markit预测,至2025年接近2,000万辆,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75%以上,高于全球市场的装配率水平。
2、车载语音市场竞争激烈且国产品牌竞争力提升显著
车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产品牌竞争力提升。正因智能驾驶这一发展趋势带动智能语音在车载领域的广泛需求,各大智能语音品牌均在车载智能语音市场展开竞逐,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竞争之中占领一席之地。当前车载语音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围绕场景深耕垂直汽车领域的科技企业,典型企业是Cerence,它专注车载场景下的语音智能技术,拥有专利数量多,客户资源丰源,与全球主流整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均有合作,并累计建设超过70种语言的数据库。
第二类是专注泛语音技术的人工智能综合服务商,如科大讯飞,建设了首个以智能语音和人机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持续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广大创业开发者提供人工智能开发与服务能力。当前其汽车业务已经与超过90%的国内自主、合资品牌达成合作。
第三类是具有生态优势的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如苹果、谷歌、百度等,在中国车载语音市场,百度居于第三位,百度在车联网必备要素——车载系统、车机娱乐、智能语音、地图导航等方面有完整的布局,为车联网构建了一套由百度定义的完整应用生态。
由以上供应商类别可见当前在中国车载语音市场,仍是由国内品牌主导的市场,在中国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他们对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更加了解和掌控的优势,将会使得他们在车载语音领域引领技术发展。
在需求端的驱动下,各大智能语音品牌争相进入车载市场,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也加剧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同时市场的竞争也逐步聚焦于核心技术和用户体验的竞争,唯有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突破、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多样化、高质量服务的企业才能真正得到用户认可,扩大市场规模。
3、车载语音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细分程度增加、生态系统仍需完善
当前汽车行业已进入到软件定义汽车的新阶段,车的智能互联是车企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最快入口,在可见的趋势下,车企通过智能互联能力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已经成了大部分车企的选择,成为整个汽车产业激发更多市场增量的选择,所以未来在车载语音市场,潜在的服务市场规模增长更快,车载语音市场的细分市场将会增加,汽车生态系统也会不在进化完善。
4、多模态交互成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中国国内车载语音技术提供商在语音识别、语音处理、语音合成等技术领域已经颇为成熟,并且可以与车辆系统良性融合。但车内交互由于不仅限于语音领域,还包括手势识别、眼球追踪、AR/VR等多模态交互,故而交互体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提供商可以在智能汽车领域继续深耕和研发,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竞争力。
基于车联网的以车辆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建设也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智能语音企业可基于车载AI技术和云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车辆传感器、互联网生态、用户个性、环境交互、动作执行等充分融合,帮助车企客户建立以车辆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提供具有品牌特性的独特用户解决方案。
下一篇:离线语音智能家居优劣势对比